我的小說大部分是悲劇結局,無數讀者問過我同一個問題:「你是不是更喜歡悲劇?」這個問題,我也回答過無數次了,是的,我喜歡悲劇。悲劇在我心中就是有一種美。可我為什麼推崇悲劇?為什麼總是不能自已地偏愛遺憾的結局?有時候,我詞窮了。最近讀楊照的《永遠的少年》,我終於找到答案。
楊照在書中說:「為什麼悲劇的位階比喜劇高?因為喜劇是現實的東西,你在喜劇中能得到的,只是一些現實的混亂。而希臘悲劇意味的是,當你面對已知的、比你強大的命運,你還是要去對抗它.......最純粹的感情,來自於哀愁。唯有能夠描寫哀愁,捕捉哀愁,我們才能了解人間之美。」
這個誠然是最好的答案。我並不希望自己長得像一部悲劇,也不希望我的人生是一齣不曾落幕的悲劇,然而,假使命運如此,我也只能承認這是凡俗生命無法超越的限制。
有一種美,一直吸引著我;有一份哀愁,一直打動著我。我掉過的眼淚,其中一些的確毫無意義,但是,有一些眼淚,終歸清明了我的眼睛,而這些眼淚,大部分是痛苦的眼淚。
因為她的文章都很有意思...也許現在正是需要這樣子的文章,來慰藉我們寂寞的大都市... =)
我最愛的一句:
有一種美,一直吸引著我;有一份哀愁,一直打動著我。我掉過的眼淚,其中一些的確毫無意義,但是,有一些眼淚,終歸清明了我的眼睛,而這些眼淚,大部分是痛苦的眼淚。
me too...^^
ReplyDelete=)
ReplyDelete